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让课堂教学不断朝着教育部提出的“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提升,进一步深入推进资源系安全工程专业课的智慧课堂和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系任课教师于12月16日下午在环资大楼B423会议室开展了《工程地质》智慧课堂和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本次会议围绕如何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资源打造智慧课堂,使课程富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点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交流。
首先,贺晓龙老师介绍了安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地质》的课堂教学基本情况,分享了打造《工程地质》智慧课堂的方法和举措,以精准化、个性化、有效性为主要建设目标,探索建立“导学-讲授-演练-拓展-竞赛”五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还分享了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推进工程地质专业知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通的方法举措。之后,与会教师们表达了观点和想法:大学本科生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与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进程脱节。如何灵活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和资源打造智慧课堂,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打造金课标准的课程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灵活运用“学习通”、“湘潭大学课程中心”、“超星系统”等软件平台及最新嵌入的“AI”功能,借助在线数字资源的优势,将课堂思政元素通过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融入到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不仅可以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还可同时达到“信息化教学”和“课堂思政”的双丰收;(2)深度挖掘重大工程案例及其相关的先进事迹中的思政元素,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契合的思政素材,选取艰苦奋斗、意志坚定、工匠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科学家精神等思政知识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安全”卫士的教学活动注入新活力;(3)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以及智慧课堂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从知识、技能、应用、价值、精神、情感等六大模块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智慧的《工程地质》课程授课形式和课程知识体系,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此次讨论和交流,教师们对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线上-线下”双课堂,不断朝着“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充满了信心,今后会继续加强智慧课堂建设,增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积极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贡献新力量。
供稿 贺晓龙